防癌攻略 全民「踢」酒

癌症雖然是本港頭號殺手,然而研究顯示三分之一癌症可以透過日常生活習慣降低患癌的風險,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戒煙,其次是均衡和健康的飲食習慣,原來不飲酒也可以降低患癌的機會。

一般情況下,當酒精(乙醇)進入體內時,會被肝臟氧化為乙醛(代謝物)而排出體外。當人體肝臟內有過量乙醛累積,不但引起組織炎症,酒精內的乙醇及乙醛更加會破壞細胞內的脫氧核糖核酸(DNA),導致細胞突變而形成癌症。而世衞早年已將酒精列為一級致癌物,並指出飲酒與多種癌症,如肝癌、食道及咽喉癌、胃癌及乳癌等有關。

坊間有誤解指,酒後面紅等同酒氣散得快,不會傷身。其實酒後容易面紅,是因為體內代謝酒精乙醇的「醛脫氫酶2」活躍程度較低,令致癌物乙醛積聚,面紅便是乙醛增加所引起的身體反應,這類人更加要減少飲酒。

亦有市民指,先吃芝士或牛油等「頂住個胃」,應該可以減低患癌的機會。不過芝士、牛油或其他食物只會延緩酒精進入血液的速度,不會阻止或減少酒精吸收,因此無助減低患癌風險。相反,由於推遲醉酒過程,反而令人愈飲愈多,增加對身體的損害。

我們必須知道,不論飲用任何含酒精的飲品,包括啤酒,均有致癌風險,酒精濃度和分量與患癌風險成正比,若未曾開始飲酒的習慣,就不應飲酒,若一時三刻難以戒掉這習慣,應該節制分量,以減少酒精構成的危害。飲酒的分量,男士每天不應該超過2杯,女士每天不應該超過1杯(1杯280c.c.啤酒或125c.c.餐酒),未成年的兒童及青少年在任何情況下更加不應該飲酒。

作者為香港防癌會傳訊及籌募主任

香港防癌會

網站文章: 14/12/2018 |防癌攻略 全民「踢」酒

|https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/%E5%81%A5%E5%BA%B7/%E9%98%B2%E7%99%8C%E6%94%BB%E7%95%A5-%E5%85%A8%E6%B0%91%E3%80%8C%E8%B8%A2%E3%80%8D%E9%85%92-1540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