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重就輕

記得大概半年前,好友阿森的爸爸確診大腸癌,不知如何是好。阿森擔心體弱的爸爸,能否應付化學治療,於是他在防癌會報讀了一個關於癌症治療副作用的護理講座,希望爸爸可以從中吸收新資訊,慢慢認識和接受自己的癌症。

阿森很希望爸爸能跟他一起聽這個講座,但是每當世伯聽見「癌」字,就已經「落大閘」,拒絕再談論下去,這使阿森感到很無助,即使很想幫助爸爸,但卻無從入手。

作為兒子,阿森當然希望爸爸能瞭解多一點癌症資訊;而從病人的角度來看,我們可以怎麼在尊重對方最後決定與步伐的前提下,努力嘗試去邀請對方呢?

從表層的語言技巧來說,我們可以「避重就輕」,避開「癌」這個字,例如我們可以試著說:「爸爸,我知道最近有一個分享,是關於如何在重病治療期間舒服一點的,不如你陪我一起聽好嗎?」

用力「推」對方參加講座,跟邀請對方陪伴自己去聽講座,整個感覺是不一樣的,因為這方法來的軟性及舒服許多。

而從深層心理動力的層次來說,我們可以關心阿森爸爸,最擔心癌症「背後」到底是甚麼?例如害怕死亡、擔心自己成為家庭的負擔,或是生氣為甚麼偏偏選中自己等。

因為只有理解,才能拉近彼此的關係。

作者為香港防癌會—賽馬會「攜手同行」癌症患者支援計劃項目經理吳宇峰

網站文章: 2022-02-18避重就輕
https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/%E5%81%A5%E5%BA%B7/%E9%81%BF%E9%87%8D%E5%B0%B1%E8%BC%95/307854